高校實驗室漸變傷亡之地,誰為學生的安全負責?
轉載:
1
高?;嶒炇覞u變傷亡之地
2018年眼看就要過去,學生們都在收拾著實驗室,盤算著如何辭舊迎新時,卻沒想到一個日常的實驗竟然會讓生命戛然而止。
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huán)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qū)2號樓環(huán)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fā)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事故發(fā)生后,該校各專項工作組迅速開展工作。據說,土建學院院長已停職檢查,土建學院遇難研究生的導師停止一切教學科研工作;學校層面也深刻吸取沉痛教訓,認真總結,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安全風險防控,進一步完善各層面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制度的落實和監(jiān)管。
這便是典型的中國式安全事故處理手段。
難道非得事故發(fā)生后,才懂得加強過安全風險防控,完善過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嗎?難道近年來高校里頻發(fā)的安全事故還不足夠多、還不足以引起警醒吸取教訓嗎?
2018年11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翰林學院一實驗室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生爆燃,造成多名師生受傷。 2017年3月27日,復旦大學化學西樓一實驗室發(fā)生爆炸,造成一名學生手被炸傷。 2016年9月21日,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fā)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 2015年12月18日上午,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層的一間實驗室發(fā)生爆炸火災事故,一名正在做實驗的孟姓博士后當場死亡。 2015年4月5日中午,位于徐州的中國礦業(yè)大學化工學院一實驗室發(fā)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傷,1人搶救無效死亡。 ……
校園本是象牙塔,是莘莘學子追求知識的殿堂,如今卻也成了傷亡之地,稍不留神就會吞噬年輕的生命。
2 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宛如形同虛設
通過網上搜索,你會發(fā)現其實每個高校的化工學院都會有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內容基本包含了對消防安全、用電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儀器設備安全等各方面的詳盡要求。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的安全管理制度都形同虛設。
實驗室里進行試驗的學生基本沒有佩戴防護眼鏡、安全鞋,有時候甚至連安全服和手套都沒有,更別說佩戴防毒面具了。
實驗室中基本沒有放置危險化學品的防爆柜,即便是甲類、乙類化學品也都被直接放置在儲物架中或實驗桌的物架上。
沒有專人會對實驗室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沒有人會對實驗室安全進行定期監(jiān)督檢查。
多數學生都不會被教育在使用新的化學品前需先閱讀MSDS,了解它的危害;沒有哪位學生會被教育設備儀器操作中的潛在危險。
……
這次爆炸事故的北京交通大學,也有著詳細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辦法》。其中,第五章 “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第三十四條寫道:
‘貯存:存有危險化學品的實驗室必須有專人負責,必須向所在學院、保衛(wèi)處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提交存放危險化學物品的詳細清單。各有關學院(系、部)、保衛(wèi)處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等職能部門要進行定期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不安全因素,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危險化學品必須存放在條件完備的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專用儲存室(柜)內,應當符合有關安全規(guī)定,并根據物品的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爆、泄壓、防火、防雷、報警、滅火、防曬、調濕、消除靜電、防護圍堤等安全設施,并設專人管理。存放區(qū)域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strong>
實際管理情況呢?
據目前網上傳聞,在這次爆炸事故中離去的3名學生的導師李某在實驗室里堆放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炸危險化學品,其中包括30桶鎂粉、40袋水泥(每袋25kg)、28袋磷酸鈉、8桶催化劑、以及6桶磷酸鈉。
如果屬實,導師李某和該校的實驗室安全負責部門對這起事故有著直接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完全是在實驗室里埋了定時炸彈。
3 化工外企的安全管理體系或是高校的取經之路
知名化工外企與民企的公司文化中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那就是對于員工安全與健康的重視程度。這個重視不單體現在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還表現在公司管理層及每個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習慣中。
杜邦的安全管理體系便是化工行業(yè)的標桿。杜邦的安全管理體系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成為員工的日常行為準則,是因為它每天都給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監(jiān)督、檢查,每時每刻都把安全放在所有工作中的第一位。
每個入職的新員工,首先受到的培訓是安全培訓。直線領導會把杜邦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詳細講解,然后讓新員工熟悉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的操作及潛在風險。只有當所有安全培訓完成后,新員工才能正式開始實驗。
部門的例行會議中,首先匯報的事情不是研發(fā)項目的進展,而是實驗室安全和5S整理。每個員工都要指出實驗室里潛在的危險行為,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并對實驗室所有化學品和儀器進行合理的整理整頓。
公司專門設立EHS安全部門,每兩周都會給員工開展安全教育,每月都會對各個實驗室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向全公司公布每次的檢查結果,指出各個實驗室里存在的安全問題。
員工即使發(fā)生了輕微的安全事故或者把化學品泄漏在地面上,都會被EHS部門要求進行詳盡的事故報告并作為案例對全公司員工進行安全教育。
在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中,你會發(fā)現杜邦的員工都慢慢地養(yǎng)成了以下的安全行為:
進入實驗室,必然佩戴防護眼鏡、安全鞋和安全服。
上下樓梯會手扶扶梯
上車后的第一件事永遠是先系安全帶(不論坐的哪個位置)
實驗室工作時一定不會奔跑
發(fā)生安全事故,首先給直線領導匯報
住酒店時需要清楚安全通道在哪里
……
中國這幾十年一直在講“拿進來“,高校是否也應該學習化工外企的安全管理體系,把實驗室安全落實在日常工作中,而不是在每次發(fā)生實驗室傷亡事故后才提出要深刻吸取沉痛的教訓。
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如果高校每次都是在發(fā)生傷亡事故后才痛定思痛,是否已經為時已晚?后續(xù)再多的事故處理工作,又怎能抵得上失去的生命?中國的學術科研本來就路漫漫而修遠,孤獨而又清寒,若還得不到安全的保障,那么這些胸懷科研熱情的年輕人將會怎樣的心寒?